首页
|
公告
|
留言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本科生培养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
政策文件
教学活动
课程建设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对外交流
学术交流
党群工作
入党须知
理论学习
党员风采
学团工作
学团队伍
管理制度
学团风采
就业工作
招聘信息
就业指导
综治工作
核工学院院长刘义保带队参加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发布人:核工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04 动态浏览次数:
1202
2024年5月29-31日,以“学术引领,协同创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为主题的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召开,13位院士以及400余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核领域专家学者参会。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义保、东华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紫春和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年会颁发了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主题征文获奖的优秀论文、优秀组织奖,东华理工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多篇师生论文获优秀论文。
会议围绕
“科技引领,协同创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主题,通过学术报告、研讨交流等形式,共筑核工业人才培养与交流的桥梁,共谋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主题报告环节,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院士、地球物理测井专家李宁院士、核动力专家于俊崇院士先后分享了各自催人奋进的科研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夏佳文院士介绍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治疗癌症的研发背景、技术优势、临床应用、未来发展等。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邱爱慈院士阐述了可控冲击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院士们的奋进经历和感人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他们对核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怀。
与会专家表示,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核安全和核医学等领域。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支持,为核工业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强化国际合作,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注重核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公众沟通,提高社会对核工业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此次学术年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探讨核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无疑将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核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坛—纪念朱光亚、邓稼先百年诞辰”活动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彭先觉、叶奇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分别分享了他们与朱光亚、邓稼先两位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工作、生活的场景和他为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热血过往。他们号召广大青年核科技工作者积极学习并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核工业精神,以核为核,以时代需求、国家需求为使命,传承发扬好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核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5月30日下午,”地方高校核技术应用课程联盟”签约仪式举行,刘义保代表东华理工大学与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地方行业院校及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地方高校核技术应用课程联盟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和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核技术教育。面对未来,联盟应继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核技术人才。
通过本次会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高校在科研、学科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文
/曾奇 图/刘义保)
编辑:欧阳威
责任编辑:刘顺祥 审核:余斌
东华理工大学官网
|
东华理工大学就业网
|
中广核集团
|
东华理工大学招生网
版权所有:东华理工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南昌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兰大道418号 电话:0791-838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