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一场由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核能与核技术协会组织、以“我们的家”为主题的“核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南昌市昌北二小卫国校区举行。活动主要从孩子们熟悉的“家”出发,引导他们探索核电站结构材料背后的奥秘,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对核科学的兴趣。

志愿者夏文丽同学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屋类型讲起,展示钢筋混凝土房屋、木屋、石墙房屋等不同建筑,讲解木材、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基本特性。孩子们亲手触摸不同材料的样本,在对比中直观感知其差异,现场不时传来“原来木头这么轻!”“砖瓦摸起来好粗糙!”等充满好奇的感叹声。

活动中,一座核电站积木模型成为全场焦点。志愿者以生动易懂的讲解方式,逐步解析核电站的“四层铠甲”——从陶瓷芯块、锆合金管,到压力容器“大钢锅”和安全壳“混凝土大碗”,层层揭示核电站在材料保护下的安全机制。
在动手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工程师”,分组合作搭建积木房屋。有的小组参照核电结构对房屋进行“铠甲”加固,有的则创意运用材料组合,在实践中深化对建筑与核电安全的理解。

本次活动以“家”为桥梁,将生活常识与核电知识巧妙联结,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核科学的种子。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走进奥妙无穷的核科学世界,带着对“核心科技”的思考成长,激励他们将来能成为“强核报国”的重要力量。(文/欧阳威、夏文丽 图/郝思坤)
编辑:丁凯青 责任编辑:刘顺祥 审核:张怀强